據京東商城透露,“京東白條”業務于2014年1月1日~1月15日期間開啟內測,屆時京東員工將能夠率先體驗該服務,內測結束后將面向社會開放。該業務啟動后,初步確定是消費者在京東購物便可申請最高1萬元的個人貸款進行支付,并在隨后3個月至12個月內進行分期還款。不過,具體的貸款額度和是否有利息等細節安排還沒最終確定。
此消息一出,即引發各方熱議。網友峒桐認為,這個比余額寶更讓銀行恐懼了,不會像余額寶影響負債端這么快,但更深遠更大。消費貸款本來是銀行在大力發展的業務,但京東結合了其電商大數據的優勢,并隨著其客戶分層反過來促進了其電商的發展。“個人覺得比余額寶把金融和電商結合的更好,更有持續穩定發力的可能”。
網友咖茶纏則看得更遠。“這種B2B、B2C企業向供應鏈融資轉化確實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對銀行而言還有不窄的護城河,對銀行有風險的活兒對京東就幾乎無風險了。阿里騰訊京東之流以后都會像日韓的前輩那樣走向財閥化,不過日韓是生產建設類企業財閥化,中國是互聯網入口企業財閥化。我想,這些財閥以后才會中國變革的最終推動力。”
實際上,京東作為自營B2C起家的電子商務公司,金融業務最初是扎根于零售,從零售行業最成熟的供應鏈金融起步,慢慢發展出新的產品。京東作在供應鏈金融上的優勢就是所有的交易數據流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對數據的挖掘是其金融產品創新的關鍵,也是互聯網金融的精髓。
2013年12月10日,京東發布了一個最新的金融產品“京保貝”,可以實現3分鐘融資到賬。再加上即將推出的“京東白條”業務,從賣家到買家,京東金融已經開始全面布局。不過,對于京東來說,其金融版圖才剛剛開始。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召開了一個媒體見面會,他透露金融是京東2014年的五大戰略之一,京東金融將會獨立成一個金融集團,并實行單獨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