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花卉迎客來
“太忙啦!”劉興政和工人們一起將蘭花搬上車后,馬上又去挑選成品花。“這是春節期間最后一批訂單了,大部分發往江蘇、北京、青州等地。”劉興政笑著說,“這一個月我們共售出30000余株蘭花,每天除了定量出貨的幾百箱訂單之外,還能接待百十人的散客零售。”
是何魅力讓蘭花谷吸引了大量訂單和客人慕名而來?項目車間主任李建波解開了我們的疑惑。“蘭花的花期較長,尤其是君子蘭,從開第一朵花到全部凋謝能持續三到四個月,而且花型多樣、花朵鮮艷、上檔次,是年銷花和節日花卉里最受歡迎的。”
黃河口蘭花谷項目正是抓住了這個市場需求,投資了1.3億元、建成占地150的10棟5萬平方米智能溫室, 打造集育苗組培、養植栽培、研發檢測、展示銷售于一體的長江以北面積最大、品種最全、檔次最高的名貴蘭花高端智能化生產基地,年產值可達6000多萬元。
項目引進了夢香蘭、石斛蘭、萬代蘭、蝴蝶蘭等150余個品種,全部為蘭花中的特色花卉品種。“像這些石斛蘭,春石斛和秋石斛,是只有南方才種植的品種,咱附近城市里只有雙福種植。”項目還與山東省農科院休閑農業研究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共同研發了蝴蝶蘭新品種——魯卉金蟬。并引進大黃蜂、金公主等100余種蝴蝶蘭品種。“就是因為我們這里的蘭花品種全,樣式多樣,才吸引了各處客商前來。”
能源循環降成本
這樣的特色農業產業為何能順利落地到牛莊鎮?得益于近年來東營區牛莊鎮高標準打造的東營區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蘭花的耐寒性不高,喜歡溫暖的環境,冬季需要及時控溫。”李建波介紹,“春節前后是蘭花市場需求量最高的時間段,但又是北方溫度較低的時候,溫室里燒煤或者用空調控溫的成本太高,這就給蘭花的培育增加了不少困難。”
牛莊鎮地熱資源豐富,埋藏深度2000米左右,出水溫度能夠達到85℃,服務鎮上24萬平住宅小區供暖,在東營區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建設中,牛莊鎮將城鎮24萬平住宅供暖尾水作為設施農業取暖用水,讓產業園中的花卉蔬果都能住上“暖氣房”。
“有了供暖能源,我們花卉種植就有了‘地利’優勢,不僅培育花卉有了溫度保障,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李建波算了一筆賬,“普通花卉溫室,冬季要靠燒煤或空調供暖,成本高、控溫差,花卉成色差、成活率低,而且環保問題一大堆。我們這樣一個5000平的溫室,燒煤的話一年得花到20多萬元,我們的項目一年能省去將近250萬元的取暖成本,同時還保證了我們的花卉品質,一舉多得。”
數字農業大智慧
2021年11月底項目建成引進花苗,12月中旬就實現開花外銷。說到蘭花快速培育上市的秘訣,李建波滿臉驕傲,“如果說溫室供暖是 ‘地利’,那我們項目應用的5G數字農業智能物聯網就是為蘭花種植提供了‘天時’。”
通過手機和電腦就能檢測棚內溫度、濕度,進行智能施肥、噴淋灌溉、補光操作。“蘭花培育環境的監測管理,不僅能在電腦、手機上看到,還能通過‘云’操作實現遠程管控。”蘭花谷項目引進世界頂級的歐洲工廠化蘭花種植模式和臺灣新型蘭花種植模式,應用5G數字農業智能物聯網,建設智慧農業數據中心,可以實現數據驅動花卉培育流程智慧管理,實現了花卉產業整個生產流程的數字化、標準化。
“一個蘭花種植溫室,分割為育苗區和催花區,小苗進育苗區進行高溫、高濕培育,培育完成轉移到催花區,控溫在20℃-25℃,進行遮黑催花”。在李建波的演示下,催花區內的降溫設備和遮黑設備緩緩開啟,黑暗籠罩的同時,溫室內的溫度漸漸降低到21℃,溫室里的蘭花正等待綻放。
走出溫室,項目連廊內,裝滿蘭花的貨車已經離去,工人們繼續忙著培育、管護蘭花。春天來到,一朵朵色彩艷麗的蘭花開的正盛,就像小鎮的蘭花產業,正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