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8日,義烏市委市政府舉行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大會,啟動30萬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工程。會上,邀請省政府黨組成員鄭宇民作動員講話,鄭宇民是金華的老領導,對義烏情況知根知底,也見證了義烏的發展歷程,現在又擔任浙江省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時刻關注、關心著義烏的發展。他在講話中對義烏飽含深情,對義烏的發展寄予厚望,真摯情感躍然紙上。現將他的講話全文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面對著義烏的廣大干部群眾,讓我說幾句。
義烏,我如何對你說呢?
首先,我充滿敬意地說:義烏人,了不起。
這不僅僅是因為宗澤抗金的英勇、陳望道傳播真理的先知,也不僅僅是因為長城腳下義烏村“徙民實邊”的堅守,而更多的是因為,“英勇,先知,堅守”這種義烏人特殊的優良品質,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在史無前例的市場經濟的偉大實踐中得到了發揚光大。義烏人是好樣的,這里過去人均只有三分三土地,但是這點土地卻培植了全國最好的市場基因和改革基因。正因為有了這個基因,才有了“老鄉變老板,曬場變市場,集市變城市,農民變市民”。義烏人,把中國社會最邊緣的力量變成了市場發展最中堅的力量;義烏人,是把中國特色的市場主體和市場載體結合得最為牢固的典型。在座的每一位,有理由自豪自信,我作為了解這一段歷史的知情人,無條件地向義烏人學習致敬。
接著,我要推心置腹地說,成功不會永遠,經驗不能萬應,輝煌不是專利。
說遠的,見過樓蘭遺址吧,曾經的輝煌如今的荒涼,說近的,聽說過白溝市場吧,曾經的繁華,而今的冷落。許多歷史事件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為什么,犯了一個共同的毛病,成功后遺癥。有成就了,從此認為自己了不得,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把自己作為榜樣,讓人家學習成長,喜歡自我欣賞,不再增添后續力量。認為一年播種可以年年收獲,一代創業可以代代分享,艱苦出身不愿意再艱苦,改革出身不愿意再改革。改變成功者比改變失敗者還要難。義烏人必須明白,對待義烏經驗有兩種態度,一是與時俱進,二是故步自封。義烏經驗的本質是與時俱進,三十年前提出離土經商以商興市,想想看,如果僅僅停留在那里會怎么樣,后來與時俱進提出了以工強市,再后來又提出工商聯動,再后來又進而提出國際貿易內外并舉,再下來還要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是青春寶,故步自封是老鼠藥。浙江改革開放之初有許多市場,著名的有柳市的電器市場,有橋頭的紐扣市場,和義烏的小商品市場,今天,你再看,電器市場已經轉業,紐扣市場自生自滅,義烏市場走向世界。以前的成功是因為與時俱進,今后的不成功是因為故步自封。
第三,我要明白無誤地說,網絡武裝,再創輝煌。
網絡武裝是國際貿易的實質性要求。義烏是做買賣的,以前是小買賣,現在是國際貿易的大買賣,如何做這個大買賣,要快賣,要遠賣,要直接賣,是遠程跨境直銷,我們適應這種要求了嗎,有人說義烏,黑人多,白人少,攤販多,企業少,批發多,零售少,寶馬多,小馬少。說的就是業態與國際貿易的不適應,這其中最大的不適應是小馬少,少一些小馬云,少電商業態,只有互聯網才能滿足快賣,遠賣,直接賣的國際貿易的特殊要求。
網絡武裝是基礎性要求,是做買賣的基本裝備,拒絕網絡武裝就是部隊拒絕換裝,沒有新式裝備如何打仗,1946年4月,馬林諾夫斯基退出長春,手上有925架飛機,2600門加農炮,8925挺機關槍,10萬匹戰馬,23000輛戰斗車,裝備了解放軍,從北打到南,哪個人會說,不要這些裝備,還是大刀好使。
網絡武裝是競爭性要求。浙江有4300個傳統市場,30年下來,去年總銷售量是一萬億,馬云的淘寶,發展了八年時間,去年一家已經達到銷售額一萬億元,今年他們要突破兩萬億元。沒有網絡武裝就沒有競爭力。
網絡武裝是空間性要求,做買賣要持續,必須要做大空間。義烏原來是山地,有座山叫做稠山,重重疊疊的山,車到山前疑無路,后來稠山成了政策洼地,要素集聚,后來洼地又成了商海,市場經濟的海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海洋還不夠大,跨洋過海最好的辦法不是船,是互聯網,是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太空。義烏今后一定是市場經濟的海洋,網絡經濟的飛船。
還有幾個問題要搞明白,一、網絡經濟依靠誰?借鑒外源,依靠內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優勢,內生的力量是最強大的,雞蛋從里面打破和從外打破有什么不同嗎?從外面打破是蛋黃和蛋清,充其量是一個荷包蛋,從里面打破破殼而出的是一只小雞,是一個新生命,是一個生生不息繁衍機制,一定要重視義烏自己內生的力量,過去我們靠自己,現在也要靠自己,義烏發展是有生生不息的文化因素起作用的。二、義烏的網絡經濟該是什么樣的模式?我們要學習馬云,但不能克隆一個馬云,互聯網上只有一個馬云,但馬云不是互聯網的全部,義烏只有一個小商品城,但是小商品城不是義烏的全部,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其他要素,我們可以調度義烏的綜合要素,學習馬云,并進行差異化構造。馬云少什么,少地網,少制造,少物流,少跨境貿易的政策優勢 ,我們義烏少什么,我們少天網,但是我們有地網,有制造,有物流,有跨境貿易的政策優勢,總之,我們有結構優勢,我們完全可以進行互補性和差異性合作,兩合雙贏,兩分俱傷。在電子商務的跨境貿易方面我們與馬云可以是共建單位。義烏的電子商務模式,是充分利用義烏傳統市場優勢,兼收電子商務能力,以本地產業結構支撐的,集就近配貨,網倉中轉,網商交易,物流快遞為一體的專業性小型化的商業業態。是義烏特色的電商模式。是上下一體,左右開弓,虛實結合,批零兼優。三、網絡經濟瓶頸的突破點在哪?遠程快捷直銷,“快”字是所有問題的焦點,快賣,快通,快辦,快實現,電商是為了快,我們的行政機制呢,市政府各個部門作了努力的嘗試,出了成績,但有的部位,還是慢,交易慢,行程慢,實現慢,過五關斬六將,左點頭右磕頭,中介還要抽個頭,出口商是伍子胥過河,一夜白了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萬夫當關,一籌莫展。電商必須配套以電服,即電子化服務,電子口岸為中心的通關服務必須要作為重要攻關項目來對待,不少部門互相扯皮,就是沒有大局,沒有“一”的理念,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企業得一以天下正,這個“一”是什么?是一體的生存發展環境,離開這個“一”,就沒有共同的生存條件,也沒有所謂的部門利益。陳一新書記說網絡經濟是一號產業,李一飛說網絡經濟是一號工程,一號工程必須要有一流的保障,各級領導要親自抓,首先要抓電子口岸的一體化通關。四、普遍培訓與基礎創設結合。啟蒙式的培訓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停留在這個階段,理想式的培訓是需要的,但不能變成幻想,統一性的培訓是需要的,但不能千人一面,要在培訓中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典型,如真愛式的,青巖劉式的,工商學院學生創業式的,總之是小型化,個性化,多樣化,實用型的電商模式。不是馬云工程,是“萬馬工程”,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小馬。各級領導都要潛心研究網絡經濟,不能隨便拍腦袋,不能隨便拉郎配,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最后,我滿懷信心地說,義烏一定能抓住下一個30年的機遇。
本次網商培訓大會是一個動員,是義烏整體轉型升級的序幕,要把電商發展作為升級的重點,要與城市載體建設、物流中心建設、人文精神建設結合起來。不是單打一,是整個中國東部先發地區在經歷了30年的發展增長之后的整體轉型升級的再一次先發。電商發展是整體轉型和國貿試點的題中之意,我們一定要由此及彼,瞄準下一個30年的持續發展目標,不斷創新,不辜負歷屆領導對于義烏的期望,習總書記當年說,義烏是浙中城市群的重心,要重心下移,權力下放,首先要完善義烏;張德江書記當年說義烏,能走多快就走多快,能做多大就做多大,千萬不要在桌子底下放風箏;趙洪祝書記當年說爭取國貿試點,并以此為契機給義烏予持續發展的動力;陳俊生國務委員,30年前在義烏說,馬路邊帳篷里的那些農民在油燈下熟睡入夢,他們的夢是中國農民的夢,是中國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夢,如今夢想成真,油燈變成了輝煌,雞毛飛上天堂,下一個30年,我們義烏市場是電商化、國際化的夢,義烏市場才30歲,義烏還很年輕,年輕,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念,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精神活動中的勃勃朝氣,沒有人僅僅因為時空流逝而變得衰老,人類的老只是因為理想熄滅,義烏不會老,義烏的英勇、先知、堅守、創新,加上市場和電商的平臺,不停地從無限的時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義烏永遠年輕。